一箭雙鵰-教育部國語辭典公眾授權網《成語典》資料

編號 1554
成語 一箭雙鵰
注音 ㄧ ㄐㄧㄢˋ ㄕㄨㄤ ㄉㄧㄠ (變) ㄧˊ ㄐㄧㄢˋ ㄕㄨㄤ ㄉㄧㄠ
漢語拼音 yī jiàn shuāng diāo(變)yí jiàn shuāng diāo
釋義 義參「一箭雙雕」。見「一箭雙雕」條。
典源 此處所列為「一箭雙雕」之典源,提供參考。#《北史.卷二二.長孫道生列傳》1>晟字季晟,性通敏,略涉書記,善彈工射,趫捷過人。年十八,仕周為司衛上士。初未知名,唯隋文帝一見深異焉,謂曰:「長孫武藝逸群,又多奇略。後之名將,非此子邪?」及突厥攝圖請婚,周以趙王招女妻之。周與攝圖各相誇競,妙選驍勇以充使者,因遣晟副汝南公宇文神慶送千金公主至其牙。前後使人數十輩,攝圖多不禮之;獨愛晟,每共游獵,留之竟歲。嘗有二鵰2>,飛而爭肉,因以箭兩隻與晟3>,請射取之。晟馳往,遇鵰相玃4>,遂一發雙貫焉。攝圖喜,命諸子弟貴人皆相親友,冀昵近之,以學彈射。其弟處羅侯號突利設,尤得眾心,為攝圖所忌,密託心腹,陰與晟盟。晟與之游獵,因察山川形勢,部眾強弱,皆盡知之。還,拜奉車都尉。〔注解〕(1)典故或見於《新唐書.卷二二四.叛臣列傳下.高駢》。(2)鵰:動物名。鳥綱鷹科鷹形目猛禽類。嘴呈鉤狀,羽毛褐色,腳被羽毛直達趾間。視力極強,以捕食小動物為生。或稱為「鷲」、「老鵰」。(3)晟:長孫晟(西元552∼609),字季晟,河南洛陽人。先仕後周,後周亡,仕隋,為隋文帝所賞識。(4)相玃:互相爭奪。玃,音ㄐㄩㄝˊ,大母猴,此處通作「攫」,指鳥獸用爪捕取獵物。〔參考資料〕《新唐書.卷二二四.叛臣列傳下.高駢》高駢字千里,南平郡王崇文孫也。家世禁衛,幼頗脩飭,折節為文學,與諸儒交,硜硜譚治道,兩軍中人更稱譽之。事朱叔明為司馬。有二鵰並飛,駢曰:「我且貴,當中之。」一發貫二鵰焉,眾大驚,號「落鵰侍御」。
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「一箭雙雕」之典故說明,提供參考。「雕」是一種大型而凶猛的鳥,原也作「鵰」,鳥旁,隹旁,意思相通。「一箭雙雕」是說只用了一支箭,卻同時射中兩隻雕。長孫晟是南北朝後周時的人,生性聰敏,擅長軍事和射箭。長孫晟有次出使到突厥,突厥王攝圖很欣賞他的技藝,常常和他一起出去打獵。在一次打獵中,看見空中有兩隻雕,一邊飛著,一邊互相爭奪著一塊肉,於是攝圖就拿了兩支箭給長孫晟,要他射下那兩隻雕。長孫晟縱馬向前,只用了一支箭就把兩隻雕給射下了。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「一箭雙雕」,比喻一次舉動,可以同時達到兩個目標。在《新唐書.卷二二四.叛臣列傳下.高駢》中,也同樣有「一箭雙雕」的故事,但說的是唐代的高駢,因為一箭同時射殺了兩隻雕,眾人讚嘆他的技術,送給了他一個「落鵰侍御」的稱號。
書證 01.唐.崔致遠〈射鵰〉詩:「能將一箭落雙鵰,萬里胡塵當日銷。」02.清.沈起鳳《諧鐸.卷一.雉媒》:「汝初得斷鳧續脛,遂欲一箭雙鵰耶?」03.宋.何夢桂〈一箭雙鵰〉詩:「當風劄斷二邊機,背手烏號鬼莫窺。一箭雙鵰俱墮落,古梅枝上雪參差。」04.《五燈會元.卷一八.慧海儀禪師》:「須菩提聞佛說法,深解義趣,涕淚悲泣。且道笑者是,哭者是?不見道,萬派橫流總向東,超然八面自玲瓏。萬人膽破沙場上,一箭雙鵰落碧空。」05.宋.王十明〈林主簿明仲挽詞〉其二:「一箭雙鵰手,青衫已白頭。硯幾磨鐵盡,官止及瓜休。」06.元.無名氏《氏族大全.卷二二.上聲.一箭雙鵰.長孫晟》:「長孫晟,字季晟,善射,一箭貫雙鵰。突厥畏之,聞其弓聲,謂為霹靂;見其走馬,謂為閃電。」07.明.倪元璐〈答王季木文〉其二:「今使《六韜》左列,《七策》右陳,苟不得公望、夷吾而用之,亦何益乎!浮翁硜老人有一箭雙鵰之嘆。」08.明.劉宗周〈尋樂說〉:「近儒王心齋先生所著學樂歌,則曰:『人心本是樂,自將私欲縛;私欲一萌時,良知自然覺;一覺便消除,人心依舊樂。』……又曰:『學則樂,樂則學。天下之樂無如此學,天下之學無如此樂。可為一箭雙鵰學。』」
用法說明
近義
反義
辨識
參考語詞 一箭雙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