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號 |
153 |
成語 |
一籌莫展 |
注音 |
ㄧ ㄔㄡˊ ㄇㄛˋ ㄓㄢˇ (變) ㄧˋ ㄔㄡˊ ㄇㄛˋ ㄓㄢˇ |
漢語拼音 |
yī chóu mò zhǎn(變)yì chóu mò zhǎn |
釋義 |
籌,計策、計謀。「一籌莫展」指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來。比喻毫無辦法。語本《宋史.卷四三四.儒林列傳.蔡幼學》。 |
典源 |
《宋史.卷四三四.儒林列傳.蔡幼學》陛下欲盡為君之道,其要有三:事親、任賢、寬民,而其本莫先於講學。比年小人謀傾君子,為安靖和平之說以排之。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,近臣當效忠而以忤1>旨擯棄2>,其極至於九重3>深拱4>而群臣盡廢,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。自非聖學日新,求賢如不及,何以作天下之才!〔注解〕(1)忤:違逆、不順從。(2)擯棄:遺棄。擯,音ㄅ|ㄣˋ。(3)九重:指帝王。(4)深拱:無為而治。 |
典故說明 |
「一籌莫展」原作「一籌不吐」。蔡幼學是宋朝瑞安人,孝宗乾道年間進士,官至兵部尚書。寧宗即位時,下詔徵求直言,蔡幼學即上奏,提到為君之道有三:事親、任賢、寬民,其中任賢是很重要的,他說到「前些年,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擠,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,反而被認為是製造事端,而不敢有所動作。與皇上親近的臣子本應效忠,但卻因忠言直諫違逆皇上,而遭到遺棄。情勢演變到最後,皇上於是變得毫無作為,朝廷之中縱使有許多王公大臣,卻也不見有人提供一點計策」。後來「一籌莫展」這句成語,就從《宋史.卷四三四.儒林列傳.蔡幼學》文中的「一籌不吐」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毫無辦法。 |
書證 |
01.明.于謙〈覆教習功臣子孫疏〉:「賢智者少,荒怠者多,當有事之際,輒欲委以機務,莫不張惶失措,一籌莫展。」02.清.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三五齣:「日日經略中原,究竟一籌莫展。」03.《蕩寇志》第六三回:「四面八方,重重密密,都是官軍旗號,宋江看著吳用,道:『這事怎麼?』吳用只是皺眉,一籌莫展。」04.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三六回:「正在前思後想,一籌莫展的時候,忽見九姨太的一個貼身大丫頭進房有事。」05.《文明小史》第一二回:「生來手筆又大,從不會錙銖較量的,又念自己的位分大了,無處可以借貸,盤算數日,一籌莫展。」06.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○四回:「『你不信我,要我先付錢呢?我不信你;怎生商量一個善法呢?』博如聽了,也呆著臉,一籌莫展。」 |
用法說明 |
【語義說明】比喻毫無辦法。【使用類別】用在「毫無辦法」的表述上。【例 句】<01>他聳聳肩,攤攤手,表示一籌莫展。<02>與其坐困愁城,一籌莫展,不如先突圍再說。<03>難道事情真是一籌莫展?勞煩大家再去想想。<04>只見他在病房外,雙眉緊皺,一籌莫展地走來走去。<05>面對這麼龐大的經費需求,地方政府實在是一籌莫展。<06>面對如此狡猾的歹徒,警方一時之間,還真是一籌莫展。<07>他把資料弄得如此雜亂,要我立刻理清楚,我還真是一籌莫展呢!<08>失業以後,許多人陷入了一籌莫展的困境,整天愁眉苦臉,唉聲嘆氣。<09>明天就要繳房租了,我又借不到錢,真是一籌莫展,不知怎麼辦才好?<10>大家一步步來嘗試找出路,總比面面相覷,一籌莫展的情形來得好些! |
近義 |
束手無策,無計可施 |
反義 |
胸有成竹 |
辨識 |
請參考『辨識153.html』 |
參考語詞 |
一籌不吐,一籌不畫,半籌不納,半籌不展,莫展一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