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下之盟-教育部國語辭典公眾授權網《成語典》資料

編號 1209
成語 城下之盟
注音 ㄔㄥˊ ㄒㄧㄚˋ ㄓ ㄇㄥˊ
漢語拼音 chéng xià zhī méng
釋義 敵國軍隊兵臨城下,抵擋不住,被迫與敵人簽訂的和約。◎語出《左傳.桓公十二年》。後用「城下之盟」泛指被迫簽訂的屈辱性條約。
典源 ◎1《左傳.桓公十二年》楚伐絞,軍其南門。莫敖屈瑕曰:「絞小而輕,輕則寡謀。請無扞采樵者以誘之。」從之。絞人獲三十人。明日,絞1>人爭出,驅楚役徒2>於山中。楚人坐3>其北門,而覆4>諸5>山下,大敗之。為城下之盟而還。〔注解〕(1)絞:春秋時的一個小國,在今湖北省鄖縣西北。(2)役徒:服勞役的人,指采樵者。(3)坐:堅守不去。(4)覆:隱藏、埋伏。(5)諸:之乎二字的合音。「之」是代詞,「乎」是助詞。◎2《左傳.文公十五年》新城之盟,蔡人不與。晉郤缺以上軍、下軍伐蔡,曰:「弱不可以怠。」戊申入蔡,以城下之盟而還。◎3《左傳.宣公十五年》夏五月,楚師將去宋。申犀稽首於王之馬前,曰:「毋畏知死而不敢廢王命,王弃言焉。」王不能荅。申叔時僕,曰:「築室,反耕者,宋必聽命。」從之。宋人懼,使華元夜入楚師,登子反之床,起之,曰:「寡君使元以病告,曰:『敝邑易子而食,析骸以爨。雖然,城下之盟,有以國斃,不能從也。去我三十里,唯命是聽。』」子反懼,與之盟,而告王。退三十里,宋及楚平。◎4《左傳.哀公八年》吳人行成,將盟,景伯曰:「楚人圍宋,易子而食,析骸而爨,猶無城下之盟;我未及虧,而有城下之盟,是棄國也。吳輕而遠,不能久,將歸矣,請少待之。」弗從。景伯負載,造於萊門。
典故說明 「城下之盟」原意是:敵國軍隊兵臨城下,抵擋不住,被迫與敵人簽訂的和約。《左傳.桓公十二年》有一段記載:春秋時期,勢力強大的楚國常併吞周圍小國,藉以擴張自己的勢力。桓公十二年,楚王派兵攻打絞國,楚軍在絞國南門外駐守,但絞國人堅決不出城門,所以一時之間無法攻下。為了誘出絞國人,楚軍故意派不帶武器的人到北門外打柴,絞國人果然中計,出城抓了三十個楚人回去,第二天更加大膽,出城追到山裡去抓打柴的楚國人。沒想到在回程時,中了楚軍的埋伏,打了大敗仗,只有被迫簽下喪權辱國的「城下之盟」。後來「城下之盟」泛指被迫簽訂的屈辱性條約。如《宋史.卷二八一.寇準列傳》:「城下之盟,《春秋》恥之;澶淵之舉,是城下之盟也。以萬乘之貴而為城下之盟,其何恥如之!」
書證 01.《左傳.桓公十二年》:「明日,絞人爭出,驅楚役徒於山中。楚人坐其北門,而覆諸山下,大敗之。為城下之盟而還。」(源)02.《左傳.文公十五年》:「新城之盟,蔡人不與。晉郤缺以上軍、下軍伐蔡,曰:『弱不可以怠。』戊申入蔡,以城下之盟而還。」(源)03.《左傳.宣公十五年》:「敝邑易子而食,析骸以爨。雖然,城下之盟,有以國斃,不能從也。」(源)04.《左傳.哀公八年》:「楚人圍宋,易子而食,析骸而爨,猶無城下之盟;我未及虧,而有城下之盟,是棄國也。」(源)05.唐.牛僧孺《玄怪錄.卷三.掠剩使》:「俄而蕃渾騷動,朝廷知之,又慮其叛,……遂為城下之盟,卒如其說也。」06.《宋史.卷二八一.寇準列傳》:「城下之盟,《春秋》恥之;澶淵之舉,是城下之盟也。以萬乘之貴而為城下之盟,其何恥如之!」07.《明史.卷二五九.袁崇煥列傳》:「然都人驟遭兵,怨謗紛起,謂崇煥縱敵擁兵。朝士因前通和議,誣其引敵脅和,將為城下之盟。」08.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一八回:「孤有犬馬之疾,未獲奔命。君以大義責之,孤知罪矣!然城下之盟,孤實恥之!若退舍於君之境上,孤敢不捧玉帛以從。」09.清.樂鈞《耳食錄.卷三.大王》:「某乙雄於力,其儕共推之,眾言某宅素凶,約敢下榻者,當醵酒相勞,乙故酒徒,聞之欣然曰:『請以麴君為息壤,願往見魑魅為城下之盟,倘辱命,任公等遺我巾幗。』」
用法說明 【語義說明】泛指被迫簽訂的屈辱性條約。【使用類別】用在「喪權條約」的表述上。【例  句】<01>戰爭結束後,失敗的國家,也只有簽訂城下之盟。<02>清朝統治者屈服於外敵壓力,屢次簽訂城下之盟。<03>如今敵眾我寡,只好簽下城下之盟,以減少傷亡。<04>八國聯軍攻佔北京,迫使清朝政府簽訂城下之盟〈辛丑條約〉。<05>我們兩家公司實力相當,既談合併就要公平,怎能逼我們簽下城下之盟,完全受制於他們?<06>宋朝因為積弱,所以和外族交戰,往往無論勝敗都簽下了城下之盟,蘇洵因此寫了一篇〈六國〉來諷刺。
近義
反義
辨識
參考語詞 城下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