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號 |
1139 |
成語 |
路不拾遺 |
注音 |
ㄌㄨˋ ㄅㄨˋ ㄕˊ ㄧˊ |
漢語拼音 |
lù bù shí yí |
釋義 |
「路不拾遺」之「路」,典源作「道」。在路上看見別人的失物,不會據為己有。形容社會風氣良好。#語本《戰國策.秦策一》。 |
典源 |
#《戰國策.秦策一》衛鞅亡魏入秦,孝公以為相,封之於商,號曰商君。商君1>治秦2>,法令至行,公平無私,罰不諱3>強大,賞不私4>親近,法及太子,黥劓5>其傅。期年6>之後,道不拾遺,民不妄取,兵革7>大強,諸侯畏懼。然刻深寡恩,特以強服之耳。〔注解〕(1)商君:商鞅(西元前390?∼前338),姓公孫,名鞅,戰國時衛人,或稱「衛鞅」。少好刑名法術之學,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,後入秦為相,說服秦孝公推行新法。秦國富強後,因功受封於商,號為商君。其人用法嚴苛,樹敵眾多,孝公卒,遂被車裂而死。(2)秦:周朝國名。嬴姓,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,以為附庸。嗣後屢經遷徙,至秦襄公始立國。傳至秦孝公時定都咸陽,國勢日益富強,為戰國七雄之一。迨始皇統一中國,乃代周而有天下。(3)諱:避開、顧忌。(4)私:偏愛、袒護。(5)黥劓:音ㄑ|ㄥˊ |ˋ,古代刑罰名。黥,在犯人面、額等處刺字塗墨。劓,將犯人鼻子割去。(6)期年:一周年。期,音ㄐ|。(7)兵革:指兵器及甲冑等軍械裝備。〔參考資料〕另可參考:《韓非子.內儲說下》、《韓非子.外儲說左上》 |
典故說明 |
「路不拾遺」原作「道不拾遺」。商鞅原本是衛國的貴族,喜好刑名之學,事魏相公叔痤。後公叔痤死,魏王不用,於是逃亡至秦國,得到秦孝公賞識,用為秦國宰相。商鞅治理秦國,實行變法,施行法令極其澈底,一切公正無私。懲治犯罪之人,不避強權貴族;獎賞有功者,也不會偏袒親信。即使是太子犯法,也處罰其老師,施以黥劓之刑。新法施行一年後,路上有別人遺失的物品,大家都不會把它撿起來據為己有,人民對於不應得的東西,也不會任意地攫取,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。在軍政方面,國家軍備也顯得十分強大,諸侯各國因此都很畏懼秦國。後來「路不拾遺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於形容社會風氣良好。「路不拾遺」的實際例子,分別在《韓非子.內儲說下》及《韓非子.外儲說左上》有記載:孔子在魯國的時候,把魯國治理得很好。春秋時鄭國的子產當了五年宰相,也把國家治理得很好。二者都讓國家出現了「道不拾遺」的太平景象。 |
書證 |
01.漢.賈誼《新書.卷七.先醒》:「昔楚莊王即位,自靜三年,以講得失,……百姓富,民恆一,路不拾遺,國無獄訟。」02.《晉書.卷一一三.符堅載記上》:「於是百僚震肅,豪右屏氣,路不拾遺,風化大行。」03.《三國演義》第八七回:「兩川之民,忻樂太平,夜不閉戶,路不拾遺。」04.《警世通言.卷一九.崔衙內白鷂招妖》:「(崔丞相)在任果然是如水之清,如秤之平,如繩之直,如鏡之明。不一月之間,治得府中路不拾遺。」05.《醒世恆言.卷二四.隋煬帝逸遊召譴》:「這首詩單表隋文帝篡周滅陳,奄有天下,一統太平,真個治得外戶不閉,路不拾遺。」06.《老殘遊記》第三回:「因為他辦強盜辦的好,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遺的景象,宮保賞識非凡。」 |
用法說明 |
【語義說明】不會撿拾路上失物,據為己有;形容社會風氣良好。褒義。【使用類別】用在「治安良好」的表述上。【例 句】<01>路不拾遺、夜不閉戶,正是社會治安良好的最佳寫照。<02>這個地方的社會風氣很好,人人路不拾遺,家家夜不閉戶。<03>官吏廉明,上行下效,這個地方確實已經達到路不拾遺的境界。<04>就當前世道人心而言,能夠做到路不拾遺的君子,恐怕為數不多。<05>這個小鎮的治安還算良好,居民雖然不能夜不閉戶,最少大家路不拾遺。 |
近義 |
夜不閉戶 |
反義 |
|
辨識 |
|
參考語詞 |
道不拾遺,塗不拾遺,路無拾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