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號 |
1133 |
成語 |
有始無終 |
注音 |
ㄧㄡˇ ㄕˇ ㄨˊ ㄓㄨㄥ |
漢語拼音 |
yǒu shǐ wú zhōng |
釋義 |
有開頭而無收尾。比喻做事半途而廢,不能貫徹到底。語本《詩經.大雅.蕩》。△「虎頭蛇尾」 |
典源 |
《詩經.大雅.蕩》蕩蕩上帝,下民之辟。疾威上帝,其命多辟。天生烝民1>,其命匪諶2>。靡3>不有初,鮮4>克有終。文王曰咨,咨女殷商,曾是彊禦,曾是掊克,曾是在位,曾是在服。天降滔德,女興是力。〔注解〕(1)烝民:眾民、百姓。(2)匪諶:不誠信。諶,音ㄔㄣˊ。(3)靡:音ㄇ|ˇ,無。(4)鮮:音ㄒ|ㄢˇ,少。 |
典故說明 |
《詩經.大雅.蕩》這篇詩的〈詩序〉作者,一般認為是召穆公所作。召穆公有感於周朝王室敗壞,在位的周厲王又暴虐無道,作者於是假借文王的語氣,列舉商朝紂王種種惡行,藉以作為周朝君王的警惕。〈蕩〉詩的第一章說到:偉大的上帝,替人民選立了君王。當君王暴虐無道時,他的命令也就邪僻不正,以此教導百姓,都變得沒有誠信。每個國家建立初期的君王,沒有不好的,但是很少能好到底的,到了後來就會出現敗壞先人祖業的君王,導致國家走向敗亡之途。後來「有始無終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做事半途而廢,不能貫徹到底。另外《戰國策.秦策五》有一段文字,舉智伯、夫差、梁惠王三人,能始不能終之例,以證「詩云:『靡不有初,鮮克有終。』」可以參看。 |
書證 |
01.《漢書.卷二七.五行志第七中之上》:「三子爭國,王室大亂。其後,賓起誅死,子鼂奔楚而敗。京房《易傳》曰:『有始無終,厥妖雄雞自齧斷其尾。』」02.《喻世明言.卷三一.鬧陰司司馬貌斷獄》:「韓信說你有始無終,半途而逃,不盡軍師之職,是何道理?」03.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一三:「此子成立之事,是亡友幽冥見托,既仗大人伸理,若小生有始無終,不但人非,難堪鬼責。」04.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三六回:「守節事難,與其有始無終,不若慎終于始。」05.《鏡花緣》第五四回:「嗣後一同赴試,彼此都要相顧,總要始終和睦,莫因一言半語,就把素日情分冷淡,有始無終,那就不是了。」 |
用法說明 |
【語義說明】比喻做事半途而廢,不能貫徹到底。貶義。【使用類別】用在「中途停止」的表述上。【例 句】<01>他優柔寡斷的個性,常使他做事有始無終。<02>自從他上任後,政策朝令夕改,弄得每件事都是有始無終。<03>一個人若是缺少恆心毅力,不管做什麼事都將虎頭蛇尾,有始無終。<04>他雖然也學臥薪嘗膽,但是終究熬不了那般痛苦,有始無終,殊為可惜。<05>這件事太重要了,請你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到底,千萬不可有始無終,半途而廢。 |
近義 |
半途而廢,有頭無尾,虎頭蛇尾 |
反義 |
全始全終,有始有終,有頭有尾,貫徹始終 |
辨識 |
請參考『辨識1133.html』 |
參考語詞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