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

七嘴八舌

注音一式ㄑㄧ ㄗㄨㄟˇ ㄅㄚ ㄕㄜˊ
漢語拼音qī zuǐ bā shé
同義詞七嘴八張 七張八嘴
出處清‧袁枚《牘外余言》:「故晉大夫七嘴八舌,冷譏熱嘲,皆由於心之大公也。」
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三二回:「眾官員一擁而前,七嘴八張的,都問道:『世子何在?』」
釋義1.形容人多語雜。
明‧張鳳翼 《灌園記 淖齒被擒》:「將軍雖不說 ,只怕軍人們七嘴八舌要講開去,怎生是好?」
清‧袁枚《牘外餘言》:「故 晉 大夫七嘴八舌,冷譏熱嘲,皆由於心之大公也。」
茅盾《鍛鍊》二七:「他們集中在一棵大樹底下,七嘴八舌在發牢騷。」

2.形容饒舌,多嘴。
魯迅《花邊文學 看書瑣記(三)》:「創作家大抵憎惡批評家的七嘴八舌。」
張天翼《譚九先生的工作》:「人家忙得要死,吃了茶就要有事去,你倒在這裡七嘴八舌!」
例句眾人正跑得有興頭上,忽被鐵公子攔住,便七嘴八舌的亂嚷。明‧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
老師才剛剛宣佈這次班際球賽的消息,同學們便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。
相似詞議論紛紛,眾說紛紜,人言藉藉,人聲鼎沸,吵吵嚷嚷,沸沸揚揚,七言八語,亂亂哄哄,人多口雜,人多嘴雜,言人人殊,莫衷一是,聚訟紛紜
相反詞沉默寡言,鴉雀無聲,眾口一詞,異口同聲,意見一致
萌典 教育百科
	七嘴八舌	七嘴八張	七張八嘴

補充說明

出處

「七嘴八舌」(※語或出明.馮惟敏〈仙桂引.想當年怕盤弄這條蛇〉曲)
在漢語中,使用七和八組成的詞語相當多,除「七嘴八舌」外,另如「七上八下」、「七零八落」、「七折八扣」、「七扯八扯」等,是漢語中常見的組合,都有點雜亂的意思。出現「七嘴八舌」較早的文獻,如明代馮惟敏《海浮山堂詞稿.卷二下》有一闋〈仙桂引〉,標題為〈思歸〉的曲,是講作者想歸隱的心境。其中有幾句:「猛想起冷清清竹籬茅舍,翠巍巍青山綠野,靜沉沉洞府岩穴。靜沉沉洞府岩穴,收拾起萬緒千頭,脫離了七嘴八舌。」大意是說回想起自己當趕快脫離官場是非,歸隱到那青山綠野的茅舍,雖是冷清、靜沉,卻可以省卻多少煩惱,避開那人多嘴雜的是是非非。後來「七嘴八舌」可能就是出自此處,用來形容人多口雜,議論紛亂。
FROM:教育部成語典--體例篇_編輯體例_典故說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