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一式 | ㄐㄧㄥ ㄑㄧˊ ㄅㄧˋ ㄖˋ |
---|---|
漢語拼音 | jīng qí bì rì |
同義詞 | 旌旗蔽空 旌旗蔽天 |
出處 |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‧趙策一》:「於是楚王游於雲夢,結駟千乘,旌旗蔽日。」 蘇軾前赤壁賦:「舳艫千里,旌旗蔽空,釃酒臨江,橫槊賦詩,固一世之雄也。」 |
釋義 | 旌旗:旗幟的通稱,這裏特指戰旗。戰旗遮住了日光。形容軍隊數量眾多,陣容雄壯整齊。 旌旗蔽空: 旌,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。旌旗,旗子的總稱。蔽,遮蓋、擋住。全句是說旗子多得遮住了整個天空。形容軍容壯盛的樣子。 |
例句 | 霍去病率領數十萬大軍遠征匈奴,浩浩蕩蕩,「旌旗蔽空」,所到之處都傳來獲勝的消息。 |
用法 | 主謂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於軍事 |
相關詞 | 舳艫千里,橫槊賦詩 |
[動]
1.遮蓋、擋住。如:「衣不蔽體」、「浮雲蔽白日」。《楚辭.屈原.九歌.國殤》:「旌蔽日兮敵若雲,矢交墜兮士爭先。」《晉書.卷九四.隱逸傳.陶潛傳》:「環堵蕭然,不蔽風日。」
2.遮掩、保護。如:「掩蔽」、「蔽護」。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:「項伯亦拔劍起 舞,常以身翼蔽沛公,莊不得擊。」
3.受阻隔、欺騙。如:「蔽塞」、「蒙蔽」。《楚辭.屈原.卜居》:「竭知盡忠,而蔽鄣於讒。」《戰國策.齊策一》:「宮婦左右,莫不私王,朝廷之臣,莫不畏王,四境之內,莫不有求於王,由此觀之,王之蔽甚矣!」
4.總括。《論語.為政》:「詩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『思無邪』。」
[名]
障礙、毛病。《論語.陽貨》:「子曰:『由也,女聞六言六蔽矣乎?』」《隋書.卷三二.經籍志一》:「譊譊成俗,而不知變,此學者之蔽也。」
[名]
古時車廂旁邊的帘子。《周禮.春官.巾車》:「木車蒲蔽,犬䄙尾櫜疏飾小服皆疏。」
[動]
擦拭。通「拂」。《史記.卷八十六.刺客傳.荊軻傳》:「太子逢迎,卻行為導,跪而蔽席。」
[名]
1.一種旗杆上裝飾著五彩羽毛的旗子。《說文解字.○部》:「旌,游車載旌,析羽注旄首,所以精進士卒。」《禮記.曲禮上》:「武車綏旌,德車結旌。」唐.杜甫〈哀江頭〉詩:「憶昔霓旌下南苑,苑中萬物生顏色。」
2.尊稱他人的行蹤。如:「文旌」、「行旌」。
[動]
1.表示、說明。《左傳.定公元年》:「生不能事,死又離之,以自旌也。」《文選.張衡.思玄賦》:「旌性行以製珮兮,佩夜光與瓊枝。」
2.表揚、表彰。《左傳.僖公二十四年》:「以志吾過,且旌善人。」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誄碑》:「累其德行,旌之不朽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