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一式 | ㄏㄨㄢˋ ㄖㄢˊ ㄅㄧㄥ ㄕˋ |
---|---|
漢語拼音 | huàn rán bīng shì |
出處 | 《老子》第十五章:「渙兮若冰之將釋。」 |
釋義 | 渙然:流散的樣子;釋:消散。象冰遇熱消融一般。形容疑慮、誤會、隔閡等完全消除。 |
例句 | 誤解和偏見並不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~。 |
[動]
離散、分散。《詩經.周頌.訪落》:「將予就之,繼猶判渙。」南朝陳.徐陵〈陳文皇帝哀冊文〉:「九夷百越,雷隨風渙,北俘昆邪,西戡伊靬。」
[形]
1.散漫。如:「軍心渙散」。
2.水流盛大的樣子。《詩經.鄭風.溱洧》:「溱與洧,方渙渙兮。」
[副]
盛大。唐.柳宗元〈代韋中丞賀元和大赦表〉:「渙發大號,申明舊章。」
[名]
《易經》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坎(☵)下巽(☴)上。象風行於水上,波濤激動,散難釋險之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