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

桂子飄香

注音一式ㄍㄨㄟˋ ㄗˇ ㄆㄧㄠ ㄒㄧㄤ
漢語拼音guì zǐ piāo xiāng
出處唐‧宋之問《靈隱寺》詩:「桂子月中落,天香雲外飄。」
釋義指中秋前後桂花開放,散發馨香。
成語故事萌典 教育百科

補充說明

宋之問《靈隱寺》詩歌鑒賞

靈隱寺

宋之問

  鷲嶺郁岧嶢, 龍宮鎖寂寥。
  樓觀滄海日, 門對浙江潮。
  桂子月中落, 天香雲外飄。
  捫蘿登塔遠, 刳木取泉遙。
  霜薄花更發, 冰輕葉未凋。
  夙齡尚遐異, 搜對滌煩囂。
  待入天台路, 看余度石橋。

  靈隱寺在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下,始建于東晉時。《淳祐臨安志》說,在東晉咸和元年(326),印度僧人慧理,看到這座山,驚歎道:「此天竺國(古印度)靈鷲山之小嶺,不知何年飛來,佛在世日,多為仙靈所隱……」于是籌建了靈隱寺。

  「鷲嶺郁岧嶢,龍宮鎖寂寥」,鷲嶺,即印度靈鷲山,這裏借指飛來峰。岧嶢,山勢高峻貌;冠一「郁」字,見其高聳而又俱有蔥蘢之美。龍宮,相傳龍王曾請佛祖講經說法,這裏借指靈隱寺。寂寥,佛家以「清靜」為本,冠一「鎖」字,更見佛殿的肅穆空寂。這兩句,借用佛家掌故而能詞如己出;先寫山,後寫寺,山寺相映生輝,更見清嘉勝境。「樓觀滄海日,門對浙江潮」,是詩中名句。入勝境而觀佳處,開人心胸,壯人豪情,怡人心境,它以對仗工整和景色壯觀而博得世人的稱賞。據說這兩句詩一出,競相傳抄,還有人附會為他人代作。接下去,進一步刻畫靈隱一帶特有的靈秀:「桂子月中落,天香雲外飄。」傳說,在靈隱寺和天竺寺,每到秋爽時刻,常有似豆的顆粒從天空飄落,傳聞那是從月宮中落下來的。天香,異香,此指祭神禮佛之香。上句寫桂子從天上飄落人間,下句寫佛香上飄九重,給這個佛教勝地蒙上了空靈神秘的色彩。

  寫詩如作畫,要有主體,有旁襯,有烘托。詩的前六句是詩的主體。下面八句是寫詩人在靈隱山一帶尋幽搜勝的情景和感想:「捫蘿登塔遠,刳木取泉遙,霜薄花更發,冰輕葉未凋」四句是說,詩人在靈隱山上,時而攀住藤蘿爬上高塔望遠;時而循著引水瓠木尋求幽景名泉;時而觀賞那迎冰霜盛開的山花和未凋的紅葉。這四句雖為旁襯之筆,但通過對詩人遊蹤的描寫,不是更能使人想見靈隱寺的環境之幽美嗎?「夙齡尚遐異,搜對滌煩囂」,是說自己自幼就喜歡遠方的奇異之景,今日有機會面對這惬意的景色正好洗滌我心中塵世的煩惱了。「待入天台路,看余度石橋」。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,座落在浙江天台縣,天台山的楢(yóu由)溪上有石橋,下臨陡峭山澗。這兩句,乍看似乎離開了對靈隱寺的描寫,而實際上是說因遊佛教勝地而更思佛教勝地。乍看「若離」,而實「不離」。這種若即若離的結尾,最得詠物之妙,它很好地起到了對靈隱秀色的烘托作用。張炎在《詞源·詠物》條下說:「體認稍真,則拘而不暢;模寫差遠,則晦而不明;要須收縱聯密,用事合題,一段意思,全在結句,斯為絕妙」。「看余度石橋」 不正是詩人遊興極濃的藝術再現嗎?以一幅想象中的遊蹤圖結束全篇,給人以新鮮之感。

  (傅經順)
FROM: http://www.teachercn.com/zxyw/teacher/tsjs/20358112132927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