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

剛毅木訥

注音一式ㄍㄤ ㄧˋ ㄇㄨˋ ㄋㄜˋ
漢語拼音gāng yì mù nè
出處《論語‧子路》:「子曰:『剛、毅、木、訥,近仁。』」 何晏 集解引 王肅 曰:「剛,無慾;毅,果敢;木,質樸;訥,遲鈍。」
(公正無欲、果敢堅忍、性情質樸、言談遲鈍,是接近仁者的風範。)
程子曰:「木者,質樸。訥者,遲鈍。四者,質之近乎仁者也。」楊氏曰:「剛毅則不屈於物欲,木訥則不至於外馳,故近仁。」
釋義剛:堅強;毅:果決;木:質樸;訥:說話遲鈍,此處指言語謹慎。孔子稱頌人的四種品質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;指堅毅質樸而不善辭令
相似詞吉人辭寡,君子言訥,先行後言,木訥寡言,沉默是金,沉默寡言,閑靜少言
萌典 教育百科

補充說明

文化課教材(高級):剛毅木訥近仁
作者: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
FROM: http://big5.zhengjian.org/articles/2007/9/8/48132.html

◇◇◇ ◇◇◇ ◇◇◇

【原文】
子曰:「剛毅木(1)訥(2)近仁。」(《論語·子路第十三》)

【註釋】
(1)木:秉性樸實無染。
(2)訥:音「納」,又音「呢」的去聲,言語謹慎而遲鈍。

【語譯】
孔子說:「意志剛強、性格堅忍果決、秉性樸實無染、言語謹慎而遲鈍,這些接近仁。」

【研析】
《論語》中常談論「仁」、「君子」,仁是寬惠善良的德行,君子是才德出眾的人,也常談到「學」,主要是學習文藝、正道,可見古代社會很重視道德,有志之士,學習正道,修養心性,使自己具備「仁」等德行,成為君子,有明確的人生目標。

學習正道和修養心性達到什麼境界,能觀察出來嗎?其實從方方面面都能觀察出來,例如:「仁」的德行具備嗎?有多深厚?可以從理智清醒(仁智互見)、意志剛強 (剛)、性格堅忍果決(毅)、秉性樸實無染(木)、言語謹慎而遲鈍(訥)等方面的深淺有無來觀察。愈能為人著想、善待別人、愈接近純真本性的特質,具備愈多愈深厚的(例如剛毅木訥等),這樣的人仁德愈深厚。這裡邊沒有「以貌取人」的指標,就連言語也是看其「訥」,而不是好口才。其實表面過分的華麗或有才能、有造就,可能是他太看重表面而忽略了修心性,表面各方面的好,最不能代表心性的好,表面的好是最容易模仿、最能欺騙人的。

【延伸思考】
1、仁德是在生活實踐中,在為人處事、言行舉止中自然流露出來的,例如:剛、毅、木等特質,都有相當深度的內涵,沒有注重心性修養的人,可能無從覺察。試試看:你週遭的人有沒有剛、毅、木、訥的特質?你能覺察出來嗎?而心性修養是不是如古代修行人一樣,要有師父指引才行呢?

2、現代功利社會,人們很看重財富和能力,人品和仁德常不受重視,這種價值標準的差異也造成社會導向的不同,如今社會上,多的是競爭、爭鬥和見利忘義。新生代很多人被認為挫折容忍力太低,不夠「剛毅」,很容易被擊垮。想想看:為什麼不重視仁德修養的現代人會不夠「剛毅」?

【閱讀資料】
不蔓不枝

水中、陸地的花兒,可愛的有很多。晉代的陶淵明只愛菊花。

唐代以來,世人十分喜愛牡丹。我卻只愛蓮花,因為蓮花從污泥中生出卻沒有被污染,經過清水洗滌卻並不妖艷,中間通透,外形挺直,不牽牽連連,不枝枝節節的(不蔓不枝),香氣在遠處更加清幽,筆直潔淨地立在那裡,只能在遠處觀賞而不能拿在手裡玩弄。

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;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;蓮花是花中的君子。

唉!愛菊花的人,陶淵明之後很少再聽到。愛蓮花,像我這樣的還有誰呢?愛牡丹的人,該是很多了。

成語「不蔓不枝」:不蔓延不分支。比喻文章或說話不拖泥帶水,恰到好處。

(出自宋.周敦頤《愛蓮說》)

(正見網:http://big5.zhengjian.org/articles/2004/4/3/26533.html)

古代仁德之君的啟示

老子說:「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」。孔子也說:「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。」孔子認為「仁」既是每個人必備的修養,又是治國平天下必須遵循的原則。孔子更具體指出「能行五者於天下,為仁矣」。這五者就是「恭、寬、信、敏、惠」。因為「恭則不侮,寬則得眾,信則人任焉,敏則有功,惠則足以使人」。

孔子還描述了「仁德」精神充分而全面體現的社會是:「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,選賢與能,講信修睦,故人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,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,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……是故謀閉而不興,盜竊亂賊而不作,故外戶而不閉,是謂大同。」當這種「大同」的社會理想不能完全實現時,孔子又退而提出了「小康」社會的理想:「城郭溝池以為固,禮義以為紀,以正君臣,以篤父子,以睦兄弟,以和夫婦,以設制度,以立田裡。……刑仁講讓,示民有常……是謂小康。」這是初步貫徹「仁德」精神的社會。

縱觀中華歷史上罕見的幾位仁德之君,無不敬天順道,施行仁愛,惠澤八方,使萬民安康,百業隆昌,文化發達,天下歸順,四海景仰。他們實踐了孔子曾經描繪的體現「仁德」精神的社會。

我們僅舉西漢文帝、唐太宗和清康熙這三位盛世之仁德君王為例。

漢文帝、唐太宗和清康熙承繼皇位,都在王朝初年,國家處於百廢待興的時期。他們吸取前代亡國的教訓,施行仁德之政,並且時刻自省,接受上天的警示。

在對待百姓上,他們以「仁」為本,時刻考慮百姓的疾苦。

在對待臣子上,他們能夠選賢任能,能夠納諫,並對犯錯誤和直言不諱的官員採取包容的態度。

在對待自己和自身的錯誤上,三位仁德之君都提倡節儉,並時時反省自己,接受上天發出的警示。

有著如此仁德之君的王朝,自然天下出現了少有的盛世局面。

(改寫自正見網http://big5.zhengjian.org/articles/2004/8/28/28899.htm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