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

受之有愧

注音一式ㄕㄡˋ ㄓ ㄧㄡˇ ㄎㄨㄟˋ
漢語拼音shòu zhī yǒu kuì
出處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七回:「官人儻然要說俺侄兒媳 婦,自恁來閒講罷了,何必費煩又買禮來,使老身卻之不恭,受之有愧。」
清˙李伯元˙文明小史˙第五十九回:「不怕輸,只管來。但是我卻之不恭,受之有愧。」
釋義接受別人的饋贈,而感到承受不起。
例句他弟兄四人既不敢說不要,也不能說受之有愧,更絕對的不能說多少。 ★張恨水《金粉世家》第八十三回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自謙
相反詞卻之不恭
相關詞當之有愧
萌典 教育百科

難字註解

ㄎㄨㄟˋ kuì 萌典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

[動]
1.因理虧或做錯事,而感到難為情。如:「慚愧」、「愧不敢當」。唐.杜甫〈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〉詩:「所愧為人父,無食致夭折。」明.宋濂〈秦士錄〉:「兩生素負多才藝,聞弼言,大愧,下樓足不得成步。」
2.辱人而使之感到羞慚。《禮記.表記》:「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,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。」《後漢書.卷二四.馬援傳》:「季孟嘗折愧子陽而不受其爵。」
3.辜負、對不起。清.方苞〈左忠毅公軼事〉:「吾上恐負朝廷,下恐愧吾師也。」
[形]
羞慚。如:「面有愧色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