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一式 | ㄉㄧˊ ㄒㄧㄚˊ ㄉㄤˋ ㄏㄨㄟˋ |
---|---|
漢語拼音 | dí xiá dàng huì |
出處 | 漢‧班固《東都賦》:「於是百姓滌瑕蕩穢,而鏡至清。」 |
釋義 | 滌:清除;瑕:玉上的斑點;蕩:清除;穢:骯髒。指清除舊的惡習。 |
例句 | 使其上下一心,痛自刻責,~,發憤為雄,猶足以為善國。(蔡東藩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四十四回) |
相似詞 | 移風易俗,易風移俗,除舊佈新,革故鼎新,興利除害,興利除弊,潛移默化,激濁揚清,變風易俗,轉移風氣,扭轉俗尚 |
(一)之又音。
[形]
1.骯髒的、不乾淨的。如:「汙穢」、「穢物」。
2.醜惡、醜陋。如:「穢語」、「穢行」、「自慚形穢」。《晉書.卷三六.衛瑾傳》:「珠玉在側,覺我形穢。」《文選.楊惲.報孫會宗書》:「惲材朽行穢,文質無所底。」
3.煩雜、雜亂。《後漢書.卷四○.班彪傳下》:「贍而不穢,詳而有體。」
[名]
1.田中的雜草。晉.陶淵明〈歸園田居〉詩五首之三:「晨興理荒穢,帶月荷鋤歸。」
2.邪惡的人。漢.桓寬《鹽鐵論.輕重》:「夫理國之道,除穢鋤豪,然後百姓均平,各安其宇。」宋.司馬光〈赤壁之戰〉:「將軍以神武雄才,兼仗父兄之烈,割據江東,……;當橫行天下,為漢家除殘去穢。」
[動]
弄髒、玷汙。漢.蔡邕〈女誡〉:「面一旦不修飾,則塵垢穢之;心一朝不思善,則邪惡入之。」唐.李白〈古風〉詩五九首之三七:「群沙穢明珠,眾草凌孤芳。」
[名]
1.玉上的斑點。如:「白璧無瑕」、「瑕不掩瑜」。《史記.卷八一.廉頗藺相如傳》:「璧有瑕,請指示王。」元.鄭光祖《倩女離魂.第二折》:「玩冰壼瀲灩天上下,似一片碧玉無瑕。」
2.過失、缺點。晉.庾亮〈讓中書監表〉:「苟無大瑕,猶或見容。」唐.陳章甫〈與吏部孫員外書〉:「不以小瑕棄大美。」
3.間隙、空隙。《管子.制分》:「故凡用兵書,攻堅則軔,乘瑕則神。」《西遊記.第五五回》:「行者自門瑕處鑽將進去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