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一式 | ㄌㄩˊ ㄔㄨㄣˊ ㄇㄚˇ ㄗㄨㄟˇ |
---|---|
漢語拼音 | lǘ chún mǎ zuǐ |
同義詞 | 驢唇馬觜 驢唇馬嘴 驢脣馬觜 |
出處 |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·文偃禪師》:「若是一般掠虛漢,食人涎唾,記得一堆一擔骨幢,到處逞驢脣馬嘴。」 |
釋義 | 比喻說話寫文章,前言不搭後語,前後矛盾。 驢唇馬觜:指胡扯,瞎說。 觜:通「嘴」。 |
用法 | 聯合式;作賓語;指瞎扯,瞎說 |
相似詞 | 答非所問,前言不搭後語,胡說八道 |
相反詞 | 有板有眼 |
相關詞 | 驢脣不對馬嘴 |
[形]
驚駭。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唇,驚也,從口辰聲。」
「脣」的異體字。
[名]
1.貓頭鷹頭上的毛角。《說文解字.角部》:「觜,鴟舊頭上角觜也。」
2.星座名。二十八星宿之一。為白虎七宿的第六宿,有三顆星。《史記.卷二七.天官書》:「參為白虎……,小三星隅置,曰觜觿,為虎首。」
[名]
1.鳥嘴。通「嘴」。《廣韻.上聲.紙韻》:「觜,喙也。」《文選.張衡.東京賦》:「秦政利觜長距,終得擅場。」三國吳.薛綜.注:「喻七雄為鬥雞,利喙長距者,終擅一長也。」唐.李白〈壁畫蒼鷹讚〉:「觜銛劍戟,爪握刀錐。」
2.泛指人、獸或器物的口。通「嘴」。《南齊書.卷三四.劉休傳》:「覆背騰其喉脣,武人厲其觜吻。」《元史.卷七九.輿服志二》:「水瓶,制如湯瓶,有蓋,有提,有觜,銀為之,塗以黃金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