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一式 | ㄜˋ ㄎㄤˋ ㄈㄨˇ ㄅㄟˋ |
---|---|
漢語拼音 | è kàng fǔ bèi |
釋義 | 扼:用力掐著。亢:通「吭」,喉嚨。拊:擊,拍擊。掐住喉嚨,捺住背脊。比喻控制要害,制敵於死命。同「扼吭拊背」、「扼骯拊背」。 |
相似詞 | 扼吭拊背,扼骯拊背 |
[動]
1.捉、持、握。《戰國策.燕策三》:「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:『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,乃今得聞教。』」《漢書.卷五四.李廣傳》:「臣所將屯邊者,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。力扼虎,射命中。」
2.據守、控制。如:「扼險」。《新唐書.卷一七一.李光進傳》:「密遣田布伏精騎溝下,扼其歸。」
3.堵住、阻塞。《管子.度地》:「此五水者,因其利而往之可也,因而扼之可也。」《晉書.卷一.宣帝紀》:「凡攻敵,必扼其喉而舂其心。」
[名]
車轅前端套在牛、馬等頸上的橫木。通「軛」。《莊子.馬蹄》:「夫加之衡扼,齊之以月題,而馬知介倪。」
[動]
1.撫摸。《漢書.卷三五.吳王劉濞傳》:「獨悔,業已拜,因拊其背。」《文選.曹植.雜詩六首之六》:「拊劍西南望,思欲赴太山。」
2.拍打、輕擊。《書經.益稷》:「予擊石拊石,百獸率舞。」《左傳.襄公二十五年》:「公拊楹而歌。」
3.撫育。通「撫」。《詩經.小雅.蓼莪》:「母兮鞠我,拊我畜我。」
4.撫慰、撫恤。《左傳.宣公十二年》:「王巡三軍,拊而勉之。」《戰國策.齊策四》:「今君有區區之薛,不拊愛子其民。」
[名]
1.器物的把柄。《禮記.少儀》:「刀卻,刃授穎,削授拊。」
2.古代一種打擊樂器,即搏拊。《周禮.春官.大師》:「帥瞽登歌,令奏擊拊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