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一式 | ㄅㄧㄢ ㄆㄧˋ ㄖㄨˋ ㄌㄧˇ |
---|---|
漢語拼音 | biān bì rù lǐ |
同義詞 | 鞭辟近裡 鞭辟近裏 鞭辟入裏 |
出處 | 《二程全書·遺書十一》:「學只要鞭辟近裡,著己而已。」 朱子語類˙卷四十五˙論語˙衛靈公篇:「至之問:『學要鞭辟近裡』,『鞭辟』如何?曰:『此是洛中語,一處說作鞭約,大抵是要鞭督面裡去。』」亦作「鞭辟入裡」。 清·李顒《答顧寧人書》:「鞭辟近裡一言,實吾人頂門針、對症藥。」 |
釋義 | 鞭辟:鞭策,激勵;裡:最裡層。形容作學問切實。也形容分析透徹,切中要害。 形容言論或文章說理的透徹深刻。 一個人作學問要自我鞭策,往精微深處研究。見「鞭辟近裡」條。 評論他人的文章見解深刻,絲絲入扣。如:「你對這個議題的解釋鞭辟入裡,令人佩服。」 |
例句 | 魯迅對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和帝國主義的殖民文化,進行了氣魄雄偉、鞭辟入裡的總結性的批判。 他的解說鞭辟入裡,真令人佩服。 他以獨特諷刺的觀點,打破一般人對於幸福的迷思,並對人世間的享樂、痛苦、責任,乃至於美好的人生,提出許多鞭辟入裡、發人深省的見解。 |
相似詞 | 鞭辟向裡,鞭辟著裡 |
鞭辟入裡 鞭辟近裡
[名]
君主。《書經.洪範》:「惟辟作福,惟辟作威,惟辟玉食。」
[動]
1.徵召。《後漢書.卷三五.鄭玄傳》:「靈帝末,黨禁解,大將軍何進聞而辟之。」《三國志.卷二一.魏書.王粲傳》:「太祖辟為丞相掾,賜爵關內侯。」
2.驅除、屏除。如:「辟邪」。《楚辭.屈原.遠遊》:「風伯為余先驅兮,氛埃辟而清涼。」漢.王逸.注:「掃除之也。」明.陳繼儒《李公子傳》:「忽有執公子衣者曰:『願辟人,臣有所言,公子不憶於陵時乎?』」
3.躲開、迴避。通「避」。《左傳.僖公二十八年》:「微楚之惠不及此,退三舍辟之,所以報也。」《禮記.儒行》:「儒有內稱不辟親,外舉不辟怨。」
[名]
1.法度、刑法。如:「大辟」。《詩經.大雅.板》:「民之多辟,無自立辟。」漢.毛亨.傳:「辟,法也。」漢.桓寬《鹽鐵論.周秦》:「故立法制辟,若臨萬仞之壑。」
2.荒遠幽隱的地方。《戰國策.秦策一》:「今夫蜀,西辟之國,而戎狄之長也。」《史記.卷四七.孔子世家》:「景公問孔子曰:『昔秦穆公國小處辟,其霸何也?』」
[動]
1.開拓。通「闢」。《詩經.大雅.江漢》:「式辟四方,徹我疆土。」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「欲辟土地,朝秦楚,蒞中國而撫四夷也。」
2.排除、駁斥。通「闢」。如:「辟除」、「辟謠」、「辟邪說」。
3.比喻。通「譬」。《荀子.王霸》:「是過者也,過猶不及也;辟之是猶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。」
4.捶胸。通「擗」。《詩經.邶風.柏舟》:「靜言思之,寤辟有摽。」
5.偏頗、偏私。《管子.任法》:「卿相不得翦其私,群臣不得辟其所親愛。」
[形]
乖僻、偏邪。通「僻」。《莊子.秋水》:「行殊乎俗,不多辟異。」《禮記.玉藻》:「故君子在車,則聞鸞和之聲,行則鳴佩玉,是以非辟之心,無自入也。」
釋義
鞭辟入裡
也作『鞭辟近裡』。
1.評論人家的文章見解深刻,絲絲入扣。
2.鞭策督促一個人做學問往精微深處研究。
有些人將它誤寫為『「精闢」入裡』。精闢,立論詳密而有獨到之處的意思,與這個成語的1.意涵頗為相似,但是不可以這麼用的。
另有一種『鞭辟入「理」』的寫法也不對。
PChome > ePaper電子報 > 個人電子報 > 十萬個為什麼&成語-為什麼過年要貼春聯&鞭辟入裡
http://mychannel.pchome.com.tw/channel/class/class_paper_open.htm?d=2004-08-05&e=why77&t=.htm&j=291&f=main&v=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