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一式 | ㄩˋ ㄕˊ ㄐㄩˋ ㄈㄣˊ |
---|---|
漢語拼音 | yù shí jù fén |
同義詞 | 玉石同焚 玉石同燼 玉石同沉 玉石同碎 玉石俱燼 玉石俱摧 玉石俱碎 玉石皆碎 不分玉石 |
出處 | 語出書經˙胤征:「火炎崑岡,玉石俱焚。」 三國演義˙第一一六回:「如執迷不降,打破關隘,玉石俱焚!」 初刻拍案驚奇˙卷三十一:「既如此,何不乘機反邪歸正?朝廷必有酬報。不然他日一敗,玉石俱焚。」 梁書˙卷一˙武帝本紀上:「時運艱難,宗社危殆,崑崗已燎,玉石同焚。」 梁書˙卷五˙元帝本紀《馳檄告四方》:「孟諸焚燎,芝艾俱盡;宣房河決,玉石同沉。」 晉·袁宏《三國名臣序贊》:「滄海橫流,玉石同碎。」 北齊˙邢邵˙廣平王碑文:「山崩川竭,星霣日銷,崑岳既毀,玉石俱燼。」 晉˙慕容鍾˙傅檄青州諸郡討辟閭渾:「有能斬送渾首者,賞同佐命,脫履機不發,必玉石俱摧。」 《晉書·索綝傳》:「孤恐霜威一震,玉石俱摧。」 文選˙陳琳˙檄吳將校部曲文:「忽朝陽之安,甘折苕之末,日忌一日,以至覆沒,大兵一放,玉石俱碎。」 三國·魏·鍾會《移蜀檄》:「若偷安旦夕,迷而不反,大兵一發,玉石皆碎,雖欲悔之,亦無及已。」 清·劉獻廷《廣陽雜記》卷二:「向非君侯來,合郡士民當不分玉石矣。」 |
釋義 | 俱:全,都;焚:燒。美玉和石頭一樣燒壞。比喻好壞不分,同歸於盡。 美玉和石頭一同被燒毀。後指不論賢愚、善惡、好壞,同時受害,盡皆毀滅。亦作「玉石同焚」、「玉石同燼」、「玉石同沉」、「玉石俱燼」、「玉石俱摧」、「玉石俱碎」。 不分玉石:指無有區別,同歸於盡。 |
例句 | 內無良將,外無救兵,若然攻破,玉石俱焚。(清‧陳忱《水滸後傳》第十二回) 八年抗戰時,國軍浴血奮戰,與日軍玉石俱焚。 她不甘心向惡勢力屈服,終於選擇了這個玉石俱焚的結局。 |
相似詞 | 蘭艾同焚,同歸於盡 |
相反詞 | 存優汰劣,去偽存真,去粗取精,去惡揚善 |
玉石俱焚 玉石同焚 玉石俱碎 玉石同碎 玉石同沉 玉石俱摧 玉石俱燼
[動]
1.折斷。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摧,折也。」如:「摧折」、「摧枯拉朽」。《樂府詩集.卷七三.雜曲歌辭十三.古辭.焦仲卿妻》:「寒風摧樹木,嚴霜結庭蘭。」
2.毀壞、崩塌。如:「摧毀」、「無堅不摧」。唐.李賀〈雁門太守行〉:「黑雲壓城城欲摧,甲光向月金鱗開。」元.關漢卿《拜月亭.楔子》:「雖是這戰伐,負著個天摧地塌。」
3.挫折、壓抑。《史記.卷一○○.季布傳》:「當是時,諸公皆多季布能摧剛為柔。」《三國志.卷五八.吳書.陸遜傳》:「斯三虜者當世雄傑,皆摧其鋒。」
4.傷害。三國魏.曹丕〈燕歌行〉二首之二:「展詩清歌聊自寬,樂往哀來摧肺心。」唐.李白〈長相思〉詩:「長相思,摧心肝。」
[名]
1.物體燃燒後剩餘的東西。如:「餘燼」。《文選.曹冏.六代論》:「宗廟焚為灰燼,宮室變為蓁藪。」宋.陸游〈秋夜〉詩:「倦叟投床早,昏燈落燼頻。」
2.遺民。《左傳.襄公四年》:「靡自有鬲氏,收二國之燼,以滅浞而立少康。」晉.杜預.注:「燼,遺民。」
[動]
燒毀。《抱朴子.內篇.道意》:「大火既過,時餘不燼草木。」宋.蘇軾〈玉堂硯銘〉:「燼南山之松,為煤無餘。」
成語補給站
http://home.lsjh.tp.edu.tw/carina/成語補給站/成語補給站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