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

偃旗息鼓

注音一式ㄧㄢˇ ㄑㄧˊ ㄒㄧˊ ㄍㄨˇ
漢語拼音yǎn qí xí gǔ
出處《三國志‧蜀書‧趙雲傳》裴松之注引《趙雲別傳》:「雲入營,更大開門,偃旗息鼓,公軍疑雲有伏兵,引去。」
釋義偃:仰臥,引伸為倒下。放倒旗子,停止敲鼓。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,不讓敵人覺察。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。
形容停止戰鬥或中止行動。
例句秦顯家的聽了,轟去了魂魄,垂頭喪氣,登時偃旗息鼓,卷包而去。(清‧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六十二回)
他的計畫失敗了,只得偃旗息鼓,不再大聲嚷嚷。
中午時分,敵我雙方偃旗息鼓,都吃飯去了。
由於聯合國居中調停,衝突雙方終於偃旗息鼓,協議撤軍。
相似詞消聲匿跡,銷聲匿跡,聲銷跡滅,匿跡銷聲,躡足潛蹤,匿影藏形,藏影匿形,藏形匿影,匿跡潛形,遁跡藏名
萌典 教育百科
	偃旗息鼓	臥旗息鼓	息鼓偃旗	臥鼓偃旗

難字註解

ㄧㄢˇ yǎn 萌典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

[動]
1.仰臥。《詩經.小雅.北山》:「或息偃在床,或不巳于行。」《文選.謝靈運.遊南亭詩》:「逝將候秋水,息景偃舊崖。」
2.仆倒、倒伏。《書經.金縢》:「天大雷電以風,禾盡偃。」《儀禮.鄉射禮》:「東面偃旌,興而俟。」
3.覆蓋。如:「偃蓋」。唐.張喬〈尋桃源〉詩:「水垂青靄斷,松偃綠蘿低。」
4.停止、平息。《書經.武成》:「王來自商至于豐,乃偃武修文。」唐.杜甫〈寄題江外草堂〉詩:「干戈未偃息,安得酣歌眠。」
[名]
1.堤防。《周禮.天官.䱷人》:「䱷人掌以時䱷為梁。」鄭玄注引鄭司農云:「梁,水偃也。」
2.姓。如晉代有偃籍。

補充說明

出處

三國成語典故排行榜 《偃旗息鼓》
FROM: http://books.sina.com.tw/artbook/drink/2008-06-03/ba14316.shtml
偃旗息鼓

  有勇無謀,是謂匹夫;有謀無勇,是謂文士;有勇有謀,方為大丈夫。

  出自:《裴松之注三國誌·蜀書六·關張馬黃趙傳第六》引《雲別傳》: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,翼欲閉門拒守,而雲入營,更大開門,偃旗息鼓。公軍疑雲有伏兵,引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