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一式 | ㄒㄧㄝˇ ㄎㄡˇ ㄆㄣ ㄖㄣˊ |
---|---|
漢語拼音 | xuè kǒu pēn rén (又音)xiě kǒu pēn rén |
出處 | 宋‧曉瑩《羅湖野錄》卷二:「含血噴人,先汙其口;百丈野狐,失頭狂走。」 |
釋義 | 比喻用惡毒的話污蔑或辱駡別人。 |
例句 | 她鎮靜起來,從炕上摸起一件上衣往身上披,用生硬的口吻說:「你別~!你,你不安好心……」(馮德英《苦菜花》第三章) |
[動]
1.急遽湧射而出。如:「噴水」、「噴氣」、「噴火」。
2.吐出。如:「噴雲吐霧。」《戰國策.楚策四》:「驥於是俛而噴,仰而鳴,聲達於天。」
[形]
具湧射功能的。如:「噴壺」、「噴泉」、「噴嘴」。
[動]
氣味撲鼻。如:「噴鼻」、「噴香」。
[名]
1.稱蔬果、魚蝦等正大量上市的時期。如:「楊桃正在噴兒上。」
2.北方方言。量詞。計算農作物在一定時期內成熟或開花次數的單位。如:「二噴棉花」、「頭噴稻米」。
參見「嚏噴」條。
嚏噴
鼻子黏膜因受寒氣或異物的刺激,而產生向外噴氣的動作。《兒女英雄傳.第三九回》:「哨得那孩子又是咳嗽,又是嚏噴。」也作「噴嚏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