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一式 | ㄍㄠˇ ㄒㄧㄤˋ ㄌㄧˊ ㄍㄨㄛˊ |
---|---|
漢語拼音 | gǎo xiàng lí guó |
出處 | 清·薛福成《選舉論上》:「孰知夫二百年來,聰明才傑之資,迍邅場屋,槁項黧馘以老死牖下者,肩相至也。」 |
釋義 | 形容不健康的容貌。同「槁項黃馘」。 |
[名]
臉面。《莊子.列禦寇》:「槁項黃馘者,商之所短也。」
[形]
黑黃相雜。《廣韻.平聲.齊韻》:「黧,黑而黃也。」《韓非子.外儲說左上》:「手足胼胝,面目黧黑,勞有功者也。」
[形]
乾癟枯瘦的。如:「枯槁」、「槁木死灰」。《墨子.耕柱》:「舍今之人而譽先王,是譽槁骨也」。
[名]
枯木。《商君書.弱民》:「秦師至鄢郢,舉若振槁。」
[動]
古代戰爭時割取敵人左耳以獻功。《左傳.宣公二年》:「俘二百五十人,馘百人。」唐.太宗〈令諸州剗削京觀詔〉:「鋒刃之下,恣情翦馘。」
[名]
被割下的左耳。《詩經.魯頌.泮水》:「矯矯虎臣,在泮獻馘。」《左傳.僖公二十八年》:「獻俘授馘,飲至大賞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