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故事 成語智慧王 分類成語

梧桐一葉落

注音一式ㄨˊ ㄊㄨㄥˊ ㄧ ㄧㄝˋ ㄌㄨㄛˋ
漢語拼音wú tóng yī yè luò
出處《廣群芳譜·木譜六·桐》:「立秋之日,如某時立秋,至期一葉先墜,故云:梧桐一葉落,天下盡知秋。」
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六章:「要說梧桐一葉落而知秋的話, 徐壽軒 這一走也就表明了三廳的秋天的到來。」
釋義梧桐落葉最早,故以之表示秋天來臨。後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徵兆。
相關詞一葉知秋
萌典 教育百科

難字註解

(一)ㄨˊ (一)wú 萌典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

參見「梧桐」條。

梧桐
植物名。梧桐科梧桐屬,落葉喬木。樹皮平滑,枝條輪生,幹端直,葉闊大,具長柄,有深缺刻,脈腋密被軟毛。圓錐花序頂生,夏開黃色小花,雌雄同株。蒴果膜質,完全開裂,每一果片各著生種子三至五粒,種子有皺紋,大小如豌豆。材質可製樂器或家具,樹皮製紙及繩索,種子可食用及榨油。我國、日本、菲律賓、印度均有分布。

(二)ㄨˋ (二)wù 萌典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

參見「魁梧」條。

魁梧
形容體貌高大雄偉。《後漢書.卷五八.臧洪傳》:「洪體貌魁梧,有異姿。」《三國演義.第一○回》:「吾觀此人容貌魁梧,必有勇力。」也作「魁岸」、「魁偉」。

補充說明


古書上說:梧桐能“知閏”、“知秋”。說它每條枝上,平年生12葉,一邊有6葉,而在閏年則生13葉。這是偶然巧合演繹出來的,實際沒有這種自然規律。至於“知秋”卻是一種物候和規律,“梧桐一葉落,天下皆知秋”,既富科學,又有詩意。

詩人們觀察到落葉的飄零景象,借景抒情,發出無窮的惋惜和感慨,來詠歎自己的身世。“花開殘菊傍疏籬,葉下衰桐落寒井”,“梧桐葉落秋已深,冷月清光無限愁”。其實,落葉並非樹木衰老的表現,而是樹木適應環境,進入耐寒抗幹的休眠時,準備著新春的萌發。

FROM: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sunreader9711/article?mid=354&prev=365&next=346&l=a&fid=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