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音一式 | ㄅㄧㄥ ㄌㄞˊ ㄐㄧㄤˋ ㄧㄥˊ , ㄕㄨㄟˇ ㄌㄞˊ ㄊㄨˇ ㄧㄢˋ |
---|---|
漢語拼音 | bīng lái jiàng yíng shuǐ lái tǔ yàn |
出處 | 元·高文秀《澠池會》楔子:「自古道兵來將迎,水來土堰,他若領兵前來,俺這裡領兵與他交鋒。」 |
釋義 | 指根據具體情況,採取靈活的對付辦法。 |
[名]
擋水的土堤。《南史.卷五五.夏侯詳傳》:「夔乃率軍人於蒼陵立堰,溉田千餘頃。」
[動]
阻擋。唐.盧照鄰〈行路難〉:「誰家能駐西山日?誰家能堰東流水?」明.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.卷三下.粵西遊日記二》:「東面危崖獨展,與西高峰麓相對成峽。峽南堰水為塘。」